时间:2022/9/23 8:53:15 来源:新文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高楼林立、时尚摩登的重庆,有一片仿古民族建筑群,雕梁画栋,重檐斗拱,就是人民大礼堂。这座仿古民族建筑群的北楼就是大礼堂博物馆,馆长赵昕娜,这位外表清逸脱俗的普通重庆女性,还有一段令人称奇的军旅生涯和多姿多彩的艺术人生故事。
投笔从戎,积累人生精神财富
赵昕娜生于书香世家,父亲赵正明是重庆彭水县诗人、作家,文化熏陶让赵昕娜内秀如竹,外美如花,日后走上文艺之路似乎已成必然,但哥哥为救战友而牺牲后,赵昕娜毅然决定追随哥哥的步伐要求参军入伍。
8年军旅的洗礼,深深影响了赵昕娜今后人生走向和职业生涯,包括后来的书画艺术创作风格的形成。她感慨部队经历让自己收获了内敛自律的品质和对秩序的独特理解,积累了一生受益的精神财富。
退伍从事文化活动,艺术天赋打开人生又一扇窗
2008年退役后,赵昕娜进入乌鲁木齐市画院从事行政工作。每年跟随院内画家送文化下基层到乡镇,为社区公益普及书画知识,开展让艺术走进千家万户活动。她还多次策划组织三八妇女节女画家作品展、五一劳动节机关及事业单位书画展等各类书画展览活动。其中大型“天山行”中国名家作品邀请展系列活动,展出了全国各地名家作品200余幅。
平凡的行政工作还让她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施展。她多次组织院外院内画家深入乌鲁木齐市周边区县开展文化交流、书画展览、讲座教学,组织画院作家参加全国巡回展,前往景德镇在瓷器上绘画活动,策划院内画家在全国兴办个人展览。
赵昕娜还在行政工作之余坚持为多名艺术家撰写书画评论和画册前言,字里行间显示出不同寻常的艺术鉴赏力。随着时间推移,她的书画创作才能也表现了出来,有一次,她对一幅名家画作进行了临摹,被画院院长张平看到后,赞赏有加,鼓励她拿起画笔潜心练习。在院领导的鼓励和指导下,她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家中专心练习,节假日更是一画一整天。从那以后,朋友的聚会里,少了从前那个能歌善舞的美女,书画界一棵新秀已在厚积薄发。
时间的沉淀带来了回报。那几年,赵昕娜的家里铺满了宣纸画册,每天一画就是三四个小时,练习的画作不下千张。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如今,赵昕娜在书法、国画上都达到新的水准。书画作品返璞归真,大巧若拙,其中的童真与稚趣,是很多书画家孜孜以求的境界。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主任杜松儒评价说“貌似陈子庄转世”。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刘廷龙称赞用笔大气果敢,女性画家中这种格局少之又少。
而发现千里马的恩师张平则认为她的书法用笔收放自如,巧拙间尽显阳刚之气,绘画构图简约精到,色彩悦目赏心,水墨酣畅淋漓,书画题款相得益彰,称赞她善于吸取众家之长,古拙朴实,苍劲浑厚。很多参观过赵昕娜书画展的观众,觉得张平的话是客观中肯的评语。
公益在心,肩挑文化传播使命
2018年,赵昕娜回到重庆,创立山岸雅舍艺术工作室。她把纯公益作为这个工作室的原则,每个星期都举办传统文化公益活动,包括诗歌品鉴、字画沙龙、茶艺分享、好文诵读、国学赏析等,免费向社会提供一个静心读书、学习进步、共同成长的场所,为喜欢传统文化艺术的市民朋友无偿奉上丰富的精神大餐。她还邀请多位全国书画名家走进山岸雅舍,进行现场公益授课、笔会交流等活动,期间90余人前来观摩学习。
2021年,赵昕娜迎来又一个人生节点。她因出色的艺术市场管理能力受聘担任大礼堂博物馆馆长。这让她深感肩上传播巴渝文化的使命,更是不敢一日懈怠。她表示,将以大礼堂博物馆为平台,秉持守正创新、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初心,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展形象。同时,发挥人民大礼堂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挖掘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丰富清朗的政治文化生态。
此后,大礼堂博物馆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政协委员舒勇来此推出“每日一画致敬战‘疫’英雄”主题作品巡回展,展出他以抗疫故事为素材绘制的上百幅作品以及《丝路金桥》个人文献展,展出后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她还与重庆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一起,联合重庆多家书画院、高校、藏家等单位在大礼堂博物馆举办“百年华诞·盛世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暨西部收藏联展,展出国内著名书画家的170件作品,每天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大礼堂南楼还设有“一带一路”国际品牌博览馆等特色博物馆集群,打造“一带一路”展示平台,用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文化自信。
赵昕娜表示,大礼堂博物馆将聚集文化艺术精英、整合川渝两地乃至国内外优秀文化的要素资源,赋能新时代重庆人文城市形象的打造,挖掘展出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精品。对于即将来临的人工智能、AR、VR等科技趋势,赵昕娜认为,博物馆的展览手段和表现方式也要与时俱进,要随着科技进步而提高展览水平,丰富展览内容,如此才能更好完成文化传播的使命。
文/王松涛
审核:薛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