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承 | 滚动 | 专题 | 特稿 | 头条 | 热点 | 人物 | 资讯 | 娱乐 | 传媒 | 教育 | 书画 | 房产 | 旅游 | 地方 | 健康 | 民生 | 公益 | 汽车 | 红色

电台之声伴我走过47载

时间:2020-8-1 12:13:59  来源:新文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文网讯(作者   谢祖全)电: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文简称CRI),与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并称为“中央三台”,目前使用65种语言全天候向世界传播,是全球使用语种最多的国际传播机构。

40多年来,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早已成为我的习惯,尤其是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优美的电台之声与我始终相伴,对我的成长成才和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73年,我进入上海化工学院西南分院英语培训班学习。当时给我们上课的杨老师和叶老师非常敬业,常常叮嘱我们,要学好英语,一定要多读、多听,尤其是要多听北京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身)的英语广播,从中学习英语语音语调,培养语感。三个月之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中学当英语老师,那时,我很想跟着广播学习,但却没有收音机。  

当时英语教师稀缺,到了中学之后,我颇受学校领导重视,也很受同事和学生的欢迎。虽然当时我的英语基础很差,但好在英语教材比较简单,词汇量很少,语法也不复杂,我那点英语知识勉强可以应付。但我的内心很惶恐,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根本配不上当一个英语教师。所以,除了备课、上课之外,我总在想要怎样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我到处求购英语语法书、英语词典和学习资料,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都是稀罕之物,要买到谈何容易,而要想收听英语广播,更属奢望。后来听说学校工会主席的家里有一台收音机,于是,我便冒昧登门,希望在他家里收听北京广播电台的英语广播,借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工会主席欣然同意,并当即打开收音机,通过寻找电台呼号和《东方红》乐曲声,很快就找到了北京广播电台正在播送的英语节目。虽然,当时我只能听懂少量词汇,但播音员优美的语音语调非常动听、让人着迷。我打量起眼前的收音机,这是一台红灯牌电子管台式收音机,不仅音质、音色好,而且款式也漂亮,是当年少数家庭拥有的豪华家电。

我道谢离开后,播音员优美的声音仍在我的耳畔回响,仿佛清泉流水般在我的心中荡漾。我下决心自己买一台收音机,以便随时收听英语节目。

通过打听,我了解到买一台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需要83元,而我当时的月薪仅有30余元,除去吃饭、买书等,几乎没剩下什么积蓄。我只好写信向我的姐姐求助,她当时的工资也不高,却马上给我汇来了80元钱。

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收音机,可以在工作之余经常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英语节目,虽然大多数内容仍听不懂,但由于长时间坚持不懈,我的英语语音、语调、语感都得到了提高。除此之外,我还发现很多省市的广播电台自1972年之后都陆续开办了英语教学节目,通过学习这些电台的英语教学节目,我的英语水平获得了较大的提高。

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考入西华师范大学外语系(原南充师范学院外语系),在读期间,我曾被派往卧龙自然保护区担任翻译,由此结识了世界著名的大熊猫专家胡锦矗教授、世界著名的大型哺乳动物专家乔治·夏勒博士等人,并与我国国宝大熊猫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2年初,我本科毕业,被分配到渝州教育学院(现重庆文理学院)担任英语教师。在当时英语教学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根据国家颁布的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凭借多年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及多家省、市英语广播节目的经验,我尝试用英语广播节目内容编写教案,用于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并获得了专家好评。我还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学报上发表了相关论文,另有关于广播英语听力教学与研究的三篇论文被收录到美国北爱荷华大学英语教学国际学术论文集。我的《英文广播听力教学实验》课程还荣获了重庆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为了弄清楚英语广播电台的节目安排,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收听英语广播,我曾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写信索取节目表,很快便收到热情洋溢的回信,让我欣喜不已。2007年,世界语者韦山寄资料给我,我见他用的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信封,竟如获至宝,赶快收藏起来。今年3月,我受邀参加在渝召开的第36届中日韩越青年世界语研讨会,会议期间,我见到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世界语部的李路女士、郑可欣女士,仿佛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格外亲切。她们听了我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故事之后,非常感慨,并送给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台徽和记事本。回京之后,两位女士给我寄来了电台播音组全体工作人员签名的明信片和相关杂志等物,让我大喜过望。

2009年,我从教学岗位上退休,回首往事,在长达40多年的人生岁月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可谓是我走到今天的强大精神力量。相信在世界各地,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忠实听众,希望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能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新时代的中国形象。


审核:薛成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关注新文网

  • 新文网编辑
    薛成毅

热点新闻


业务指导:中宣部老干部局书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支持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有新文网水印的稿件,版权均属新文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使用须注明“来源:“新文网”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投稿邮箱:china_xww@163.com
互联网反网络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新文网版权所有,是带有新文网LOGO水印文章
Copyright 2019 https://www.xww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