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4 20:21:07 来源:重庆七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22新年第一天,重庆七中初2022级部分学生前往南开中学参加研学活动,度过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元旦节。此次研学活动的实施,基于南开中学学区共同体“三年发展规划”总体安排,也基于南开中学-重庆七中的常态化深度融合发展方略,同时也是“双新”“双减”背景下重庆七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生成团队发展目标的探索尝试。
研学路线:毛主席塑像—张伯苓故居—科学馆特色功能室—午晴堂—桃李湖—学术报告厅。
在南开中学文脉集中承载地——津南村,同学们伫立在南开学校创始人张伯苓先生故居前,认真聆听老师饱含深情的介绍,了解了南开中学的文化传承。走览津南村,大家体会到南开中学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国家和民族的苦难,是张伯苓先生教育救国梦想的依托;南开80多年弦歌不辍、青春蓬勃,是全市基础教育排头兵、万千学子心中的圣地。七中学子徜徉在南开校园,深切感受到了使命与荣光。
在科学馆门厅,七中学子驻足展示了33名院士的南开中学院士墙前,不由得敬意丛生,充满向往。
南开中学的美誉,不仅在于其出色的教学业绩,还在于其尊重个性发展的特色课程,而位于科学馆的特色功能室,则是诸多特色课程的开设点。在这里,同学们被木工室的模具、精工室的数控机床、极地科考展览室的珍贵标本深深吸引住了。
走过古朴厚重的校园道路,观瞻了历经80多年风雨的午晴堂,穿过风景如画的桃李湖后,同学们来到学术报告厅,观看南开中学形象展示宣传视频。南开中学老师表示,七中学子综合素质高,要练就才能贡献明天;人的精神气质不一样、眼界不一样、学识不一样、能力不一样,对社会的贡献也不一样,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研学时光美妙而短暂,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校训已然在同学们心里烙下印迹。通过此次研学,大家被南开中学的“大公”精神深深激励,纷纷立下志愿,要发扬东川精神,着眼未来发展,履东川之“公”,为未来赋“能”,谱写人生华章,添彩沙磁教育。
审核:薛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