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16 18:51:13 来源:新文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新文网讯(作者 罗玉平)2020年9月11日首映20日公映的国庆档期的故事片《产房》,由著名作家王雨根据他发表于上海《小说界》2015年6期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中国作家》(影视)2018年7期发表了剧本,获“重影杯”第九届电影剧本一等奖。《产房》由青年才俊郭琦执导,是一部深受欢迎的电影,既用当代艺术手法讲了好看的故事,也回归传统的现实主义,让人感动落泪。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我国成功控制“新冠”疫情,医生形象持续不断受人追捧,成为现阶段的文化现象。
影片开头,妇产科护士长肖春(范艳饰演)在家休产假,当她得知因道路中断,去其他医院的产妇涌向她所在的医院时,立即放下喂奶的孩子赶去医院。极具生活化的场景,插入窗外救护车急驶的画面,拉开了电影的序幕。
镜头切换到医院,仿佛临战场,给人以“与时间抢生命”的紧迫感。产房忙碌的同时,医院无数工作人员通力合作。妇产科主任、医生、护士各自就位;多科室多部门应急配合,迎接新生命的诞生……观众感受到生活实感,感受到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忠诚。
华纳摄影
影片女主角护士长肖春是位刚过而立之年的漂亮女士,产后虚弱的她,一到医院就变得生龙活虎,一边指挥护士一边安抚产妇。她的到来,像给妇产科注入了一剂兴奋剂,井然有序运行。她看似斯文秀气,投入工作便风风火火。随着剧情的发展,得知她的第一个孩子因患白血病去世;援外的外科医师丈夫给艾滋病人做手术意外划破皮肤,正接受检查是否受到感染;婆婆年老体弱需要照料;又遇病人家属的误解、责难……这些一件件发生在她身上的事,立体地,多侧面地让我们看到一个敬业护士长的形象。特别是她与医闹的那场戏,为了临产的生命垂危的高位截肢孕妇,她下跪了,向医闹放弃了自己的尊严。这是对生命和职业的敬畏。看到此处,我方明白,我这位老友,曾经做过重医二院副院长的王雨先生,在自己的笔下写下这样的情节时的心情,可以看出,他对这些有着高尚品质的同事是多么熟悉,对自己从事几十年的医学事业有多么热爱。可以看出导演的精心设计、布局。
除了护士长肖春外,观众还会被那个被小朋友四下打听寻找的医生侠--妇产科陈主任(莫含饰演)吸引。他连续手术极度疲惫,依旧坚持在手术台上。他给女儿莉莉的承诺一次次落空,刚下手术台就面对女儿的责难。本来说好陪女儿回家过年三十的,却让女儿在医院的冷板凳上坐等一夜。这位常年与死神搏斗的陈主任,不是脸谱化的刻板形象,他是丈夫是父亲,给产妇带去安全的背后,是家人的牵挂。影片强化了他们父女见面的细节,聚光他眼里的温顺、歉疚。做完手术的他推开走道的窗户,看着窗外人群时一脸欣慰的一刹那,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医者仁心。影片通过这些细节,打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妇产科医师形象,让人湿目。
《产房》异彩纷呈,在高潮到来前,呈现数个小高潮,电影通过多重视角展示情节紧凑、悬念迭起的画面。医闹有意刁难护士长;几个病员为护士病危的奶奶做视频宽慰;两个小家伙寻找医生侠……这些重要和次要的人物,构成了多角度视点,塑造出感人的群像。正是在这些多重视角下,医护人员用他们的尽心尽职,展现了大医精诚。
《产房》电影与许多优秀电影一样,深深吸引、打动了观众。立意高,故事好,把电影情节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医护人员们为迎接新的生命不遗余力、筋疲力尽。他们没认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是职业使然。妇产科陈主任的女儿终于发现与小伙伴寻找的医生侠,就是被自己抱怨的爸爸时,她感动了。岂止是她感动,观众也感动。故事片《产房》蕴含的人间亲情、人文温度,深深地打动了我。
王雨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多产作家,是《填四川》《开埠》《碑》重庆移民三部曲的作者。他的有职业体验的作品有电影《年轻的朋友》和小说《飞越太平洋》《产房》《血缘》。他编剧这电影《产房》,集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极具观赏性和现实意义,希望该片能冲刺电影大奖。祝愿王雨和剧组更上一层楼,写出拍出更多更好的电影作品。(罗玉平:重庆出版社资深编辑)
作者:罗玉平
编辑:薛成毅
审核:薛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