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4/19 10:03:47 来源:新文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新文网-重庆讯(图文/熊明、薛成毅)4月18日,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向死而生》新书发布会,在重庆书城启幕。重庆新华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邱振邦,重庆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蒲洋,重庆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赵崇斌,重庆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兵等领导出席活动。
这是时隔一年多,已经八旬高龄的著名作家王雨,又一次为文坛带来惊喜——继2023年底出版散文集《心泉》之后,该书以脑瘫患者俞帅奇自述的口吻,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小说通过俞帅奇的传奇经历,深刻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以及人性中的善良与伟大。
重庆市作协原副主席、长篇小说《向死而生》作者王雨在新书发布会上说道。这次创作一开始对他来说是个挑战, “这个选题很沉重,我的本职工作是医生,有治疗脑瘫病方面的知识储备,当我接受了这个题材,准备创作这部长篇小说时,我必须要了解更多,在小说创作上花了很多心思,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为了真实、全面地还原脑瘫群体的生活面貌,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深入特殊教育学校、康复中心,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密切交流。将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细节转化为宝贵的创作素材。
在当下社会生活中,或许脑瘫患者会遭遇不少挑战和困难,但他们会更多地得到父母、亲朋、老师、同学乃至于社会各方的关爱,不少脑瘫病人面对现实,不气馁不放弃。他对此深为感动,在敲打键盘的过程中,如同在写熟悉的人和事。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尝试与探索,反复调整叙事角度与表达方式,始终秉持着用最质朴的语言,展现脑瘫病人群体坚韧不拔精神的创作理念。“ 王雨在分享时感慨万分地说道我希望读者能透过这些文字,真正触摸到他们的灵魂,感受到生命不屈的强大力量。”
重庆市作协原主席黄济人高度评价了小说《向死而生》,认为它填补了文学在关注特殊群体领域的空白,以细腻入微的笔触、鞭辟入里的洞察,生动呈现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堪称重庆文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硕果。同时也是《向死而生》最早的读者之一,在他看来,《向死而生》令他又惊喜又感动,他甚至开起了老友的玩笑,“虽然王雨的《填四川》等作品都很优秀,但我还是觉得,这是王雨写得最好的一部小说。”他说,“宇宙浩淼,生命玄妙,王雨这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人可以如何打开生命的大门,如何真实地生活。”
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协名誉主席许大立则注意到,王雨的《向死而生》是一部集哲学深度、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于一体的长篇小说,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对《向死而生》的深入分析和评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王雨的创作意图,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爱与希望,进而更加珍视和思考我们自身的生命旅程。围绕俞帅奇的成长过程,展现了人类面对病痛时的无力与坚持,也展示了人性的丑陋与虚伪、勇敢和无私。”
重庆市文联原秘书长李耀国说,小说《向死而生》抓住了人们对生命价值意义的关注,以极富情感的笔触,塑造了俞帅奇这个青年形象,读来真实可信、可圈可点。作者饱含深情地讴歌了生命的壮阔和人性的缤纷,也昭示着他在创作上的炉火纯青。
“在王雨的小说中,这本书的发布是独一无二的,很不得了。”重庆市文史馆员、市文学作品表演艺术学会会长郝鹏寿说,小说用自叙体的方式进行创作,把人物揣摩得那么深刻,从小到大,人物的内心世界都把握得非常清晰;小说情节娓娓道来,沁人心脾。
重庆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王逸虹教授对《向死而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如果能够将这部作品改编成电影,那将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重庆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徐宪江表示,《向死而生》新书的发布,这是一场文学界的狂欢,更是一次对生命力量与人性光辉的深刻挖掘与探讨。
熟悉王雨的都知道,他拥有着令人惊叹的双重身份——既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首席医学专家,又是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作协原副主席、市政府文史馆员。
在医学领域,他成就斐然,是超声分子影像学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华超声杰出贡献专家”等众多荣誉称号。
而在文学创作方面,王雨同样成绩卓著,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重庆出版社等出版长篇小说《填四川》《开埠》《碑》《向死而生》等,及散文集《心泉》。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红岩》《长江文艺》《四川文学》《四川戏剧》等发表小说、散文,剧本多部(篇)。电影《年轻的朋友》《产房》公映,《十八梯》《填四川之宁徙世家》《仙鹤》获国家电影局拍摄批号。《填四川》改编拍摄为32集电视剧。多部作品出英文版。作品多次获得田汉戏剧奖、杨升庵文学奖及重庆市文学奖、文艺奖等重要奖项。
在新书发布现场,来了不少文学、艺术界的专家,也是王雨的老朋友,他们纷纷对长篇小说《向死而生》的发布表示祝贺,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向死而生》这样的作品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它将激励更多的创作者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用文字记录时代、反映现实、传递正能量。同时,它也将引导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关心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为重庆文化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向死而生》的发布是一次成功的文学尝试和社会探索。它不仅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关注脑瘫群体的新视角和新思路,这部承载着爱与希望的作品,必将持续传递精神力量,激励更多人在困境中追寻光明,同时也呼吁社会给予特殊群体更多关注与温暖,也为广大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让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优秀作品问世,共同书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作家协会、重庆新华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日报主办,重庆市作协小说创委会、重庆出版社、重庆新华书店阅淘网、重庆书城、重庆文学院、渝中区作协承办,旨在搭建高水准文学交流平台,推动重庆文学事业蓬勃发展,滋养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沃土。活动现场大咖云集,众多文学界精英与热情读者汇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关于文学与生命的深度对话。
摄影:熊明、李云飞、第一眼
主编:薛钦泽
审核:薛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