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承 | 滚动 | 专题 | 特稿 | 头条 | 热点 | 人物 | 资讯 | 娱乐 | 传媒 | 教育 | 书画 | 房产 | 旅游 | 地方 | 健康 | 民生 | 公益 | 汽车 | 红色

刘伯承与抗日战争丨黄崖底伏击 再传捷音

时间:2025/8/7 12:15:48  来源:刘伯承同志纪念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八路军挺进华北后,虽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但是由于国民党军的避战保守,未能有效阻止日军的进犯。10月26日,国民党当局未按毛泽东的建议预置重兵加强娘子关、九龙关的防守,日军乘势尾追,29日占领平定,30日占领阳泉,11月2日占领寿阳。娘子关的陷落,使忻口守军陷于腹背受敌的困难。坚守了23天的忻口,于11月1日放弃。在晋东战局危急的情况下,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和第一一五师主力积极打击沿正太线西进之敌,配合友军作战。

10月30日,刘伯承率第三八六旅进至昔阳以东地区,准备侧击经九龙关西犯昔阳的日军第二十师团。

11月2日,日军第一〇九师团之第一三六联队1个大队,由东冶头镇向昔阳进犯。刘伯承师长分析,日军第一三六联队如果要到昔阳,就要经过昔阳南面的南北界都和黄崖底。黄崖底是一个河谷,两头较窄,中间较宽阔,两侧是山地,是个理想的伏击阵地,可以在这一带伏击敌人。于是,决心在黄崖底利用两侧高地的有利地形,采取诱伏手段歼灭该联队。其部署是:以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一团于黄崖底以南之凤居村占领阵地,并派出小分队与日军接触,诱其进至黄崖底歼灭之;以第七七二团隐蔽集结于黄崖底以东之巩家庄待机,准备协同第七七一团歼灭该联队。

▲1937年11月3日,黄崖底战斗后的东巩家庄村口

当日7时,日军第一三六联队的1个大队经南界都进到黄崖底,第七七一团派出的小分队与敌接触并边打边退。该日军亦步步紧逼。第七七一团退至凤居村后迅速占领其西北高地,并依据高地打击该敌。日军遭到打击后,接连对扼守高地的第七七一团发起攻击,结果屡攻不逞,遂撤到黄崖底河滩集结。第三八六旅抓住这一战机,集中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突然向敌实施火力袭击。该敌顿时混乱,四处逃窜,一小时后才集结500余人,并向第七七二团阵地反扑。第七七二团依托居高临下的地形以各种火力猛烈打击敌人,日军的几次冲击均被击退,敌只好退守黄崖底固守待援。第三八六旅为避免扩大伤亡,遂撤出战斗。此战,毙伤日军300余人,骡马200余匹,第三八六旅仅伤亡30余人,对挫败日军夺取山西的企图,支援友军作战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一个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典型战例,刘伯承以后在总结作战经验时曾多次提到它。

▲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在黄崖底战斗中缴获的日军军用物资

日军对这一仗所受到的打击,异常惊恐,谈虎色变。一个日军随军记者曾为这一仗写过专题报道,他用“过天险黄崖底”这样醒目的标题进行了描述。

供稿:齐天翔

主编:薛钦泽

审核:薛成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关注新文网

  • 新文网编辑
    薛成毅


业务指导:中宣部老干部局书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支持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有新文网水印的稿件,版权均属新文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使用须注明“来源:“新文网”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投稿邮箱:china_xww@163.com
互联网反网络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新文网版权所有,是带有新文网LOGO水印文章
Copyright 2019 https://www.xwwnews.cn/